期刊简介

               本刊是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主管,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以广大中医药、中西医结合临床、科研、教学人员为读者对象。及时报道、交流和推广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领域的临床经验和科研成果。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中医工作方针政策,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注重临床实践,面向基层,坚持理论和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学科临床、实验、理论研究工作的进展,促进国内外中医药、中西医结合学术交流,振兴中医药事业。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河北省中医药学会

出版部门: 《河北中医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2-261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3-1067/R

邮发代号: 18-3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9

出版地区 河北

出版地区 河北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医学类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河北中医杂志
  • 杂志名称:河北中医杂志
  • 主管单位: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河北省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2-2619
  • 国内刊号:13-106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医学类核心期刊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河北中医杂志2017年第6期文章
  • 研究型门诊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健康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介绍研究型门诊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健康管理系统的基本构成和实践,将中医“治未病”思想引入慢性乙肝健康管理之中,用于慢性乙肝的防治,可起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的作用.研究显示基于研究型门诊的慢性乙肝健康管理服务模式具有减轻疾病经济负担的作用,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陶军秀;郭明星;李晓东;高小莲;吴辉坤;周琼 刊期: 2017- 06

  • 缺血性卒中气虚血瘀证中医临床路径实施历史对照研究

    目的观察中医临床路径治疗缺血性卒中气虚血瘀证的疗效.方法采用历史对照方法,将104例缺血性卒中气虚血瘀证患者分为路径组、对照组,对照组41例予西医基础治疗,路径组63例按中医临床路径治疗+基础治疗.2组均观察2周,治疗前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修订Barthel指数(MBI)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同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观察,并统计临床疗效.结果路径组总有......

    作者:唐利娟 刊期: 2017- 06

  • 皮内针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直肠炎脾虚湿热证的临床疗效及对IL-4、IL-23的影响

    目的观察皮内针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直肠炎脾虚湿热证的临床疗效及对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23(IL-23)的影响.方法将97例溃疡性直肠炎脾虚湿热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3例予皮内针联合中药灌肠治疗,对照组44例予柳氮磺胺吡啶肛栓剂治疗.2组均治疗30d后统计临床疗效,并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清IL-4、IL-23及症状评分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68%,对照组总有效率65......

    作者:赵书刚 刊期: 2017- 06

  • 摄精消白胶囊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

    目的观察摄精消白胶囊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胱抑素C(CysC)、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影响.方法将56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8例子早期DN基础治疗,治疗组2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摄精消白胶囊,2组疗程均为12周.检测2组治疗前、后CysC、Hcy、C反应蛋白(CRP)、24h尿蛋白定量变化情况,观察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治疗后CysC、Hcy及24h尿蛋白定......

    作者:钱玲玲;陈晓 刊期: 2017- 06

  • 王树槐从肝脾论治慢性胃炎经验

    王树槐认为慢性胃炎多与情志相关,其病机多为脾虚肝郁,确立以补脾气、扶脾本、促脾升、调胃降、疏肝气、安脾胃之法为总治则,常辨证运用小柴胡汤、越鞠丸、三仁汤、半夏泻心汤、保和丸、四君子汤等经典名方,灵活伍以大黄、黄连、藿香、紫苏梗、蒲公荚、附子、肉豆蔻、木香等中药,将疏肝畅情志寓于和脾健运之中,治疗慢性胃炎疗效确切.......

    作者:刘臻;朱虹 刊期: 2017- 06

  • 齐元富教授辨证论治食管癌经验

    食管癌病位在食管,属胃所主,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密切相关.齐元富教授临床上注重辨证论治,痰湿郁阻证,治以开郁化痰,润燥降气;脾肾阳虚证,治以温肾助阳,健脾益气;气滞血瘀证,治以行气止痛,破血行瘀;津亏热结证,治以滋阴养血,润燥生津.本文结合齐教授临诊验案,介绍齐教授治疗食管癌的中医辨证治疗及方药运用经验.......

    作者:裴可;杨鲁莹;赵玉峰;李慧杰 刊期: 2017- 06

  • 胡焕章运用“知常达变”治疗脾胃病经验

    胡焕章教授长期从事岭南脾胃病的中医临床科研工作,在脾胃病治疗方面,谨守病机,用药精细,临床诊疗灵活多变,主张要“知常达变”,然而常法易知,变法难达.本研究从调气机、疏肝、祛湿、理血化瘀、调寒热方面阐述胡焕章教授“知常达变”治疗脾胃病的经验.......

    作者:黄飞霞;陈海勇;裴霞;陆怡衡;周立群;劳力行;宋佳;孙灵芝;甄雪燕;赵艳;郑越 刊期: 2017- 06

  • 刘展华教授辨证论治舌癌经验

    刘展华教授认为舌癌病位在心、脾、肾三脏,火毒是舌癌发生的重要病理因素.舌癌临证可分热毒蕴结、痰热上扰、阴虚毒蕴3类常见证型,故治以清热解毒、化痰散结、活血滋阴为主要大法.其中善用清心利小便中药以助邪外出及注重含咽法是刘教授治疗舌癌的两大特色,验之于临证每每收获良效.此外,刘教授在治疗舌癌不同时期,重视清除热毒,其使用清热类药物时能做到热去而不伤阴.......

    作者:吴结妍 刊期: 2017- 06

  • 来华留学生“中医职业能力导向”培养模式初探

    随着世界范围内中医国际教育发展逐步成熟、规范,海外本土中医教育正日益占据国际市场,成为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大竞争者,现阶段来华留学生增长规模已呈现放缓趋势.鉴于以上种种现象,我们应转变教育理念,尝试探索以关注“来华留学生职业能力提升和未来职业发展”为目标的培养模式,切实提升培养质量,以进一步增强优势专业在“留学中国”战略中的吸引力.......

    作者:聂静怡;徐立 刊期: 2017- 06

  • 中医短期留学生教学(英语)的实践与探讨

    中国是中医的发源地和世界大的中医教学及临床基地,一直以来更是培养海外中医药人才的重要课堂.为了适应不断增长的中医留学生教学(英语为例)需要及中医国际化进程的顺利进行,笔者结合20年来的海外学生教学经验,提出了以下四方面的建议:体制制度上支持倾斜于中医对外教学;留学生教学要结合适应于海外背景学生的特点和需要;提高教学中外语运用的水平与技巧;翻译的重要性与翻译水平的提高.......

    作者:李卫红 刊期: 2017-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