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主管,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以广大中医药、中西医结合临床、科研、教学人员为读者对象。及时报道、交流和推广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领域的临床经验和科研成果。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中医工作方针政策,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注重临床实践,面向基层,坚持理论和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学科临床、实验、理论研究工作的进展,促进国内外中医药、中西医结合学术交流,振兴中医药事业。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河北省中医药学会

出版部门: 《河北中医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2-261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3-1067/R

邮发代号: 18-3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9

出版地区 河北

出版地区 河北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医学类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河北中医杂志
  • 杂志名称:河北中医杂志
  • 主管单位: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河北省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2-2619
  • 国内刊号:13-106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医学类核心期刊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河北中医杂志2002年第2期文章
  • 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慢性活动性病毒性肝炎46例

    1996-01~1999-12,笔者应用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慢性活动性病毒性肝炎46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侯凤桂 刊期: 2002- 02

  • 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86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6例IBS患者,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治疗.水煎服,每日1剂,4周为1个疗程.结果痊愈68例,显效11例,无效7例,有效率92%.结论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是治疗IBS较为理想的可选方剂.......

    作者:庞宗然;刘宝山 刊期: 2002- 02

  • 补阳还伍汤加减治疗小腿肌肉静脉丛血栓形成30例

    下肢深部静脉血栓形成为临床常见病.1996-04-2001-10,笔者运用补阳还伍汤加减治疗小腿肌肉静脉丛血栓形成3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锡民 刊期: 2002- 02

  • 四磨汤治疗直肠弛缓型改变所致便秘的临床观察

    直肠弛缓型改变包括直肠前突、直肠黏膜内套叠、直肠黏膜脱垂等,其所致便秘属出口梗阻型便秘.以便意频数但排出困难,有排便不尽感,重则手助排便,以及肛门坠胀为主症,多伴有腰酸、腹胀.......

    作者:章蓓 刊期: 2002- 02

  • 大柴胡汤合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支气管哮喘48例

    支气管哮喘属祖国医学哮证、喘证范畴.1996~2000年,笔者运用大柴胡汤合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支气管哮喘4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行 刊期: 2002- 02

  • 支气管哮喘的辨证施护体会

    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及防治一直是国内外医学界研究的热门课题[1].有人认为是一种由包括大量细胞因子、炎性细胞、炎性介质等多种因素促发的疾病[2].属中医哮证、喘证范畴,认为哮喘病位在肺,其病机不外内有宿疾阻于肺,外有寒邪侵犯,或饮食、情志、劳倦所伤.1995~2000年,我们应用对支气管哮喘辨证施护,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介绍体会如下.......

    作者:刘雪梅;莫馥宁 刊期: 2002- 02

  • 小儿痄腮的辨证施护

    痄腮是由于感受风温时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以发热,耳下腮部漫肿疼痛为主要特征.学龄儿童发病率较高,易于流行.合理护理是提高痄腮的治愈率和减少并发症的重要环节.现就对其辨证施护体会简述如下.......

    作者:张兰英;刘桂华 刊期: 2002- 02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44例

    1999~2001年,我们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44例,取得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邹文珍;安会侠;王月梅 刊期: 2002- 02

  • 日韩汉方药发展迅速

    ......

    作者:曹玄林 刊期: 2002- 02

  •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医病机研究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以下简称本病)属于中医痹证中周痹范畴.西医学认为,红斑狼疮的形成主要是有红斑狼疮遗传素质的人在感染、物理因素(如紫外线等)、某些药物等因素的作用下,使机体的免疫稳定功能紊乱,从而使大量的自身抗体形成,抗体的直接作用或免疫复合物的作用,引起结缔组织的黏液性水肿、纤维蛋白样变性和坏死性血管炎,而出现本病的多脏器、多系统的损害.......

    作者:眭书魁;马秀清;董燕平;李占江;李绍英 刊期: 2002- 02

点击排行